浓妆艳抹,色彩绚烂。一张不大的纸上,映入眼帘的,尽是些大红大紫,那见半点白的影子?那时的我,尽喜欢这些浓墨重彩,以为绚烂丰富才是美。却不曾想,水墨留白,也是一种美。

父亲的书斋内,装修典雅朴素,没有半点艳俗之气。喜欢绚彩的我明显不适应这里,正欲退出,却听见父亲说:“儿子,过来。”我慢吞吞的挪过去,只见父亲的书桌上扑了一张洁白的宣纸。父亲又说:“来,好好看看我是怎么画的,墨的色彩也是很丰富的。”

语毕,父亲取出镇纸,置于纸头。又取出一瓶墨汁,拧开瓶口,黑色的墨汁缓缓倾入素白的磁碟,汇成一面墨黑的镜子。拿起挂在笔架上的毛笔,蘸些许墨汁,拿起青花瓷的水滴在笔头根部滴了几滴清水,就在纸上缓缓落笔。笔尖随父亲手而舞动,一小舟,一钓翁。头戴笠,手持钓竿,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又寥寥几笔淡墨,静静的水面已在眼前显现出来,书斋内顿时充盈着满满大自然的气息。笔尖微动,几条充满力量感与硬度的墨迹,构成了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突然,一棵老松出现在笔下,苍劲有力,带着与生俱来的凌然傲骨,屹立在怪石之间。我不禁看呆了,这黑白二色,相互交融却又界限分明,飘然于世,简单的墨色在清水的作用下竟然于白色宣纸上幻化出如此丰富的色彩来,浓淡干湿纷然呈现,也许没有了花红柳绿繁杂色彩的干扰,一时竟看不透到底有多少色来。此画虽没有我以为美的浓墨重彩,也没有堆砌全纸,却又有一番脱俗的韵味,清新淡雅,却又变化丰富。或许今天父亲有意为之,身着一纯黑麻质唐装,桌子上也是雪白的毡。我仿佛坠入了黑白世界,感受着中国五千年的水墨,其中蕴含的诗情画意,让我褪去了俗世的浓重色彩,灵魂早已在高山之巅放牧心灵。

或许浓墨重彩可以让你感受色彩的丰富,颜色的美好,大自然的色彩是绚丽多彩的,但难免沾染上世俗的气息,灵魂也就难以轻盈。但水墨黑白,却可以让你云淡风轻,素洁典雅,周身缭绕水墨灵气,让灵魂重归纯洁,少了些许浮躁,多了一丝沉静。

如果说,浓墨重彩是美,那么美则美矣,却略显肤浅。而水墨黑白却是其甚美哉,且有其神。原来,这也很美,而且美的不可方物。

返回
顶部